2019年8月6日,约克水空调致敬145周年新品发布会北京站在北京千禧大酒店召开。这也是继约克水生态中央空调9款新品在上海和广州亮相后正式在京津冀地区全面上市。新产品包括约克最小的家用中央空调、独创的家用新风机、无惧-30℃严苛环境温度稳定制热的模块机和卡式环绕气流型风机盘管等。现场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几百位经销商一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此次新品上市,约克水生态中央空调的产品阵容全方位升级,从温馨的一居室,到豪华的多层别墅,再到轻商用建筑,可以全面满足家庭、酒店和商铺等不同建筑类型的舒适需求。
家用:向小户型应用扩展
约克以构建“水生态”为出发点发布一系列新品是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江森自控亚太区产品与分销系统应用高级经理余立华指出,何谓水生态中央空调,具有“知冷暖、会呼吸、恒健康、极舒适、享智能”特点的水生态系统才可以称之为水生态中央空调。约克此次发布的新品均是以全变频水系统中央空调为核心和基础平台的解决方案。
在家用领域,以约克此次发布的YVAG小户型产品为例,该产品具有8kW单机能力,可在52dB(A)的低噪声下满载运行,以更小巧的外形可在70平方米以下户型内轻松安装。余立华认为,中央空调不仅是大宅别墅的专享,小户型也可以享用中央空调,且可以用上“水生态”的中央空调,满足小户型对于舒适中央空调和地暖的需求。
满足小户型舒适中央空调需求,没有最极致,只有更极致。在此次发布会上,颠覆消费者想象的可在50平方米户型中使用的约克YVAF系列也同步上市。
事实上,针对高端家用需求,中国消费者已经不单单是需要品牌提供单一的热水,或者单一的空调,抑或是单一的供暖,而需要更加集成化、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余立华表示,约克产品有针对性地将中国市场划分别定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因地制宜为用户定制合适的系统解决方案。以此次发布的新品YVAG-HR为例,该产品是“空调、采暖、生活热水”三联供机型,采用进口变频屏蔽生活热水循环泵,比定频泵节能30%,制冷时利用废热制热水,免费用热水。即使在冬天需要采暖的时候,该机型生活热水和采暖热水也不会互相影响。因此,该产品可以满足长江流域的夏热冬冷地区的消费需求。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室内环境健康的高要求,新风系统也是约克水生态中央空调系统的重要构成。此次推出的约克独创的家用专业新风机,是基于约克为大型复杂商业建筑提供专业空气处理的成熟经验,不仅能高效过滤PM2.5,而且实现了新风的预冷或预热,和对湿度的精准处理等,使体感更舒适,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宛如置身天然森林氧吧。
轻商:满足多领域高端应用需求
不管是此次发布的家用中央空调新品,还是轻商中央空调新品,均基于约克卓越的“水生态”技术。
给用户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热水的YCAE-XHR系列模块机令记者印象深刻。据介绍,该产品单机每小时产水量高达1.74万吨,如果将32台这样的机型拼接,每小时可产热水56吨,可以满足高端酒店的需求。另外,最新的约克全热回收型风冷模块机搭配最新高效净化型风机盘管,可保证全年60℃的热水水温,室内机PM2.5一次通过净化率高达97%,为消费者带来高端舒适的入住体验;此外,约克360°环绕气流型风机盘管,以其宛如花朵的独到外观,成为咖啡店、餐厅等商铺环境的灵动点缀,同时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环绕气流,以更均匀舒适的温度提升消费体验。
对于低温空气源热泵的应用前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副会长张杰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认为,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5000万农户,有1~1.5亿台的空气源热泵市场容量,发展空间广阔。而在长江中下游的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空气源热泵也有着巨大的常规能源替代及节能减排潜力。加之近日GB37480-2019《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发布,将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北方地区冬季严苛的环境温度,约克此次发布了超低温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可在-30℃环境温度下稳定高效运行。
中国创造,服务世界
这些基于约克“水生态”技术的新产品之所以能这样成批量推出,与江森自控敢于将制造“生根于中国”的战略密切相关。
据江森自控京津冀地区分销业务经理唐文介绍,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江森自控一直非常注重在中国市场实现本地化生产。江森自控副总裁兼亚太区分销业务总经理吴松表示,在江森自控全世界几十个工厂中,3个中国工厂均为基于江森自控制造体系评分最高的生产基地,其精益制造水平位于世界前列。而且,在中国,目前约克轻型商用和家用产品可以实现95%的国产化率,85%的产品是为本地市场销售生产的。
在江森自控看来,只有立足中国,才能更好地服务世界。吴松将这一战略提炼为“中国创造,服务世界”。他说:“未来5年,江森自控将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加大投入,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例如,无锡工厂新购6万平方米土地,将继续投入扩建三期厂房,并加大智能制造投入,预期制造能力提升50%。亚洲研发中心也要再投入,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大力提升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