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猪产业不平凡的一年:猪场为啥命途多舛
最近大家都在说猪价的事,这让记者想到了2011年的一次采访。
在中国的生猪产业年鉴上,2011年也是一个特殊的年头。
2011年6月17日数据显示,全国出栏肉猪均价达18.54元/公斤,2010年同期为9.57元/公斤,同比涨幅达93.73%,猪肉价达28元/公斤,去年同期15.21元/公斤,同比涨84.09%。
这可是八年前的价格。想想那个时候北京的房价是多少。我们或者就能对现在的猪肉价格释然了吧!
频频上涨的猪价,使众多的养殖场户收益不少。不过可惜,我们所采访的这家猪场,日子却并不好过。
被逼迁的猪场
该公司位于广东省某县的种猪场,从2004年建成后,频频因为土地和环保“问题”被当地政府强征高额税费。
2006年5月,县国土资源局指控其未经批准占用土地,罚金48万元;同年5月和9月,县两次下发纳税通知,要求缴纳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合计268万余元;2007年10月,镇领导口头通知要求企业停产;2008年1月,县环保局下发“限期整治通知书”……
甚至有当地村民在授意之下,对猪场挖土堵路。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就遇到村民开着挖掘机,把进出猪场的唯一一条道路,用几个大土堆堵死。
讽刺的是,就在堵路现场,还立着该镇政府的一块告示牌:“未经猪场管理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种猪场范围;凡不听劝阻,屡教不改者,即视为蓄意破坏行为;凡盗窃、破坏种猪场财物,将交由公安司法机关从严惩处。”
被当地政府及村民如此“刁难”,这个养猪场是否真有问题呢?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养猪场,而是一家种猪场,也是原农业部确定的全国24家种猪核心育种场之一,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业内有着响亮的名号。
该场就在不久前,还获得由中国畜牧业协会评选的2010年全国百强种猪优秀企业称号,承担着原种猪育种推广、猪肉储备和为世界性运动会提供猪肉产品的重大任务,其从选址建设到环保排污都严格符合标准。
但就是这样一家从技术到装备在行业内都属于领先的种猪场,从设立之日起,在当地就始终处于很尴尬的生存境地,乃至最终面临着被逼迁关停的命运。
当时,这件事情对于行业内的震动是非常大的。记者采访时,中国畜牧业协会一位常务副会长说:“如果这样一个猪场尚且被关闭,那全国大部分的猪场都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对我国的养猪行业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这句话,至今言犹在耳。
十年前的禁猪令
这并不是一个特例。
记者去采访的两个月前,位于山东某地同样是全国24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之一的某原种猪场,场区前的公共泄洪渠道被人为填堵,造成育种基地的办公楼、生产区及警卫室等均在大雨后被淹没,部分原种猪死亡,上千万元的进口设备被淹损毁。
就在记者采访一个月后,前述公司位于广东省又一市的养猪场被当地环保部门开出30万元的罚单。
近两年,大家对于一些地方以环保之名将养猪场“一关了之”“一禁了之”印象深刻,但其实早在十年前,有关养猪行业的环保禁入门槛就已经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沿海发达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2007年,广东省东莞市下达“禁猪令”,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停止所有生猪养殖活动,养猪场“发现一个、清理一个、查处一个”。
2009年9月,福建省沙县以沙县流域水环境畜禽养殖业污染专项整治为由,对区域内几十所养猪场进行强制拆除,不给安置新的搬迁地点,只给最高每平方米170元的补助,养猪户生活陷入困境。
2011年编制完成的《深圳市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二五”规划》(报审稿)显示,2012年前关停深圳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等重点流域内的畜禽禁养区域内的所有养殖场。2015年前,全面清退区域内的畜禽养殖企业……
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加强环保要求,本就是发展的题中之意。但是,纵观各地诸多因“禁猪令”受到冲击的,不仅有散养户,更不乏一些严格排污标准、环保要求的规模化养猪场。
养猪场主们往往有口难言:很多地方以污染为名强拆猪场,并没有出具权威的检测证明;有的地区虽然有证明,但是适用的标准明显有误,对企业并不公平。
对此,中央政策和相关部门的规定,是有清楚的要求和说明的。2007年,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通知》规定,各地在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中,可以充分考虑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需要,预留用地空间,提供用地条件。任何地方不得以新农村建设或整治环境为由,禁止和限制规模化畜禽养殖。
2017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也明确提出三点原则:一是不该禁养的不能禁。要科学划定禁养区,防止盲目扩大禁养范围。二是该禁的要坚决禁,但要给予合理补偿。三是支持养殖场户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可见,中央的精神和要求从来都是一以贯之的: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奖惩并举、疏堵结合。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一禁了之”。
不受待见的养猪业
可是在实践中,这依然阻止不了养猪业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产业”。
囿于对养猪业的传统认识,人们潜意识中,一直把养猪产业与脏乱差划等号。随着工业化推进,养猪场常被迫给工业项目让地,甚至有的工业项目污染更为严重,但猪场也要搬迁。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提升,国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不断加大对于标准化养猪场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引导养殖场户发展种养循环、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能力,以实现生产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即使是现代化的养猪场,也摆脱不了“厌恶型”产业的名头。
养猪场为什么这么不受待见呢?环保压力或者只是其中之一。“根源是因为养猪业不能带来税收,无法创造政绩。”一位养猪场的负责人这样说。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养猪场属于免税企业,这样就对当地财政没有直接贡献;其次,养猪业也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不能为当地解决富余劳动力;另外,国家给予养猪企业补贴,地方还要承担配套的任务,还得拿钱出来;当地一旦发生严重的动物疫情和食品安全事件,地方政府要承担责任。加之养殖业难免带来环保压力,地方政府不欢迎也就不足为奇。
山东省某原种猪场负责人清楚地记得,当地一位领导曾对他说:“你那个猪场,除了臭味啥也给我们带不来。”这也许是不少地方政府的普遍心态。以至于有些企业甚至希望协会向有关部门呼吁,能否取消猪场不纳税的优惠,以纳税换取生存。
环保之外还有土地。这都是悬在规模化养殖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没有土地,养猪场就无法开建;即使拿到了地,也常常要面临诸多似是而非的环保问题,要想正常进行工商注册更是难上加难。
市场是最好的晴雨表。2011年年初以来,猪价一路狂飙,创下来了2008年以来的新高。同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
文件提出,要“按照保持政策措施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市场调控前瞻性、准确性、有效性的总体要求,抓好落实工作,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着力构建防止价格大起大落、生产大上大下的长效机制,减缓生猪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养猪者的春天
八年过去了。这期间,我们经历了猪价的几轮起落,迎来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猪周期”,还见识了“AI养猪”,“给猪刷脸”等互联网养猪的兴起,以及对养猪行业各地越来越严格的环保和用地准入。
2019年9月,猪价又一次攀上了高峰。
历史并没有什么意外之处。造成这一轮肉价上涨的原因很复杂,非洲猪瘟疫情是其中一个因素。此前部分地区盲目扩大生猪禁养限养区域,加大土地限制,对养殖企业抽贷限贷,早已经把天平压弯了。
危机也是转机。当保障猪肉供应成为当前“三农”工作最迫切的任务之一,这给备受打击的生猪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为了保供给、稳物价,8月31日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等中央部门密集发文,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生猪生产的政策举措,全方位发力。
9月4日,自然资源部印发通知,明确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为养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补平衡。增加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规定,保障生猪养殖生产的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要。
9月5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要求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坚决、迅速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禁养规定和超划的禁养区。除相关人口集中区域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之外,不得划定禁养区。对确需关闭的养殖场户,给予合理过渡期。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通知》,就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支持生猪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作出部署……
地方上也行动起来,养猪者们有兴奋,有唏嘘,有憧憬。
有人说:养猪者的春天来了。
但是,也有人不喜欢“春天”这个提法。四季有更替,而支持生猪产业发展不应只是应急之策,养猪者们希望好日子、好政策能一直持续下去。
人们相信,在中央高度重视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生猪稳产保供之战。
那么,不妨从现在开始,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也能多考虑一下打赢之后的事情。
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主要责任在地方政府,改变他们对于生猪产业的选择性偏好,非一时之功。
二师兄的肉永远不可能比师父值钱,如何保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市场调控前瞻性、准确性、有效性至关重要。
保供给、稳物价,保的既是供给,更是信心;稳的既是肉价,更是预期。人们期待着,在中国生猪产业年鉴上,2019年不只是因为暴涨的肉价而被记录,更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为中国生猪产业开启更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