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刚退休,马化腾就要“狙击”支付宝!影响10亿人,微信版“花呗”要来?
9月10日教师节,马云刚刚真是宣布“退休”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没过几天,腾讯就忽然出手,要“狙击”支付宝的花呗产品。
出手的正是腾讯的明星团队微信支付,在2014年的春节,曾经用微信红包偷袭了马云的支付宝,事后马云这样评论称“确实厉害,此次春节‘珍珠港偷袭’确实计划和执行得完美。”
这一次,腾讯能否再创奇迹?
微信版花呗将上线,花呗、白条面临劲敌
据新流财经报道,腾讯内部正在孵化一款信用支付产品“分付”(暂定产品名称)。
将来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时,或许可以使用“分付”先付款,再在账期内延长时间付款或者将账单进行分期付款。
据悉,“分付”预计在今年四季度上线,由微信支付团队运营,目前处在与部分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洽谈合作的阶段。未来“分付”或像“微粒贷”一样,通过开放白名单形式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助贷、联合贷的模式来运营。
这个问题之前也有坊间说法,微信说是会推出类似于花呗、京东白条这样信用支付产品,但是一直没有落到实处,似乎腾讯只是有这个打算。
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微信支付曾经低调推出微信支付分,它是微信支付对标蚂蚁金服“芝麻信用分”的产品。
据其官方介绍,微信支付分主要由身份特质、支付行为、守约历史三个维度构成。如果确定拥有内测资格,则可以查看自己的微信支付分及分数构成。同时,在微信钱包的支付中也会出现微信支付分的入口。
例如,在一款名为租借共享充电宝的“小电”小程序中,微信支付分达到550分以上便可以免押金使用,而如果没有达到相应分数,仍需要缴纳押金。
微信为什么要推出“分付”?
在花呗为蚂蚁金服赚了不少钱之后,大家似乎看到了消费金融领域的有利可图。只是这一领域的门槛还算比较高,不是巨头可能还玩不起来。而且,不是每个巨头都有勇气去跟阿里硬碰硬。
蚂蚁花呗是阿里在2015年4月份正式上线的支付产品,而京东白条更早,2014年2月份就已经推出的一种“先消费,后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同时这也是是业内第一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
像花呗、白条本身的性质与信用卡很相似,都是一种贷款之后的产品,它需要一个很大的平台来支出。
对于阿里来说,体系之中有淘宝与天猫这两大电商品牌的支持,京东白条有京东商城做支柱。相对于微信来说只是一个社交产品,并没有一个电商在前提支持。
微信支付,只是为了响应庞大的微信用户人群而产生的,这并不是主要的产业链,所以对于花呗、白条,腾讯并不需要有绝对的理由推出,这也是为什么腾讯迟迟没有推出信用支付的功能。
从腾讯自身角度来看,也是需要推出一款产品来刺激腾讯金融业务增长。
如今微信已经拥有超10亿的庞大用户规模,且拥有十分高频的交易次数,而分付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支付欲望,同时能进一步增加商家的销售量,又能刺激新用户的增加。
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腾讯在财报中开始单独披露“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数据,至此,其商业支付、金融服务相关的数据才在公众视野中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8月14日,腾讯控股发布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从营收数据来看,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已经成为腾讯的第二大业务。腾讯的金融科技业务主要集中在腾讯FiT平台,从官网资料来看,主要有理财、支付、证券和创新金融四大板块。
而目前看,却是缺少了消费金融这一环。再来看看支付宝的花呗一年挣多少钱,数据显示,现在蚂蚁花呗拥有3亿用户,2017年营收65.96亿元,净利润34亿元。
腾讯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二季度收入228.88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增5%,是四个主营业务板块里同比增速较快的,对营收的贡献排第二位,占比26%。截至第二季度,理财通总客户资产达人民币8000亿元。
对于金融科技的未来,腾讯高管称:“短期的趋势是让用户把更多的钱留在生态中,短期来看是影响我们的收入,用户的提款是变少了,我们的盈利率当然受到影响。在长期来看,我们是以增值服务来变现。在目前的环境中,金融科技产品线有很大潜力,风险控制也比较合适,在接下来的几年有更好的发展。”
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占有绝大多数的份额,在信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京东金融走在了前列,是因为支付宝和京东有支付场景,推出的时间早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近几年,微信支付一直在开疆扩土,建立广大的支付生态,包括微信支付在线下已经扩展了许多线下商户。
微信金融科技在腾讯里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但是,变现方面跟支付宝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微信支付的商业地位提升,加上微信支付的支付场景已经成熟,所以,分付的出现也是顺应天时地利,相信一经推出,会瓜分相当部分的市场份额。也许中国信用支付的长期格局会被彻底改写。
京东白条、支付宝花呗有多挣钱?
花呗可以理解为一款“类虚拟信用卡产品”,在功能设计上“对标”的是银行信用卡。
信用支付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支付欲望,同时能增加商家的销售量。
花呗的收入结构也和银行信用卡类似。比如花呗的收入主要来自三方面:
1、利息:包括延期还款服务费、账单分期服务费、交易分期服务费,都可以算是利息收入;
2、交易手续费:即对商户收取的每笔交易手续费;
3、惩罚性收入:即逾期费用。而银行信用卡收入来源也主要是三处:息费收入(含分期或逾期)、刷卡回佣(也即交易手续费)、年费收入。信用卡的交易额规模,体现着持卡用户的消费刷卡量(规模)和活跃度(频次),与之挂钩的刷卡回佣,长期以来也是信用卡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过近年来,信用卡的账单分期收入占比正快速提升,今年初,银联统计,银行信用卡分期收入占比提升高达36.7%,为信用卡业务第一大收入来源。
花呗最新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花呗的经营主体蚂蚁小微小贷公司总资产为217.36亿元,表内贷款余额为112.8亿元、同比2017年末减少2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6.85%。2018年全年,花呗的营业收入23.09亿元、净利润3.67亿元,相比上年大幅缩减。2017年,花呗净利润高达34亿元,营收能力远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去年下半年开始,支付宝推出一系列整合营销中,大力推广花呗分期、拓展花呗线下支付场景,除了天猫、淘宝、饿了么等线上消费,还积极拓展家居、家电、家具、教育、生活服务等消费场景鼓励用户线下使用花呗。支付宝数天前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90后”用花呗购买教育类产品和服务的金额上涨了87%;同时使用花呗和余额宝的群体中,“90后”占6成,三四五线城市用户占6成、多于一二线城市。
京东白条方面,公开信息显示,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目前有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财富管理、众筹、保险、证券、金融科技等十一大业务板块。
京东金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三大业务网板块——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和支付业务。
其中供应链金融是京东金融的起家业务,也是一直以来都保持盈利的一个业务板块。官方数据显示,供应链金融早在2015年便已实现盈利,京东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京东体系外客户营收2017年增长超过300%。
此外,消费金融是京东金融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消费金融产品京东白条,更是京东金融的明星产品,凭借京东商城这一天然的巨大流量入口,自上线以来亦获得迅速发展。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末,白条营收账款余额344.49亿元。
白条“掌舵人”许凌曾观察使用过京东服务的用户消费前后5个月的表现,用户在使用白条后和使用前对比,月均消费订单比例提升了52%,月均消费金额增长97%。
从公开数据来看,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这两部分贷款业务构成了京东金融总收入的66%,可以说是京东金融的支柱性收入。
微信支付的珍珠港偷袭
早在2014年,微信支付就曾经成功偷袭过支付宝。
在移动支付市场,过去是支付宝一家独大。2015年,移动支付超过互联网支付。这一年第一季度,支付宝在移动互联网支付交易市场的份额为74.92%,腾讯旗下财付通仅为11.43%。
但是现在却是双寡头局面。根据易观国际数据,2018Q4,支付宝以53.78%的市场交易份额占据移动支付头名,腾讯金融则为38.87%。支付宝和腾讯金融二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92.65%,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这一切都归功于2014年春节腾讯推出的微信红包。2014年初,脱胎于财付通的微信红包横空出世,一战成名。
当年春节,据统计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初八,有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很多人为了抢红包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这场突如其来的抢红包风潮,让微信支付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取了大量用户,对支付宝形成了强势冲击。
对于那次微信红包的偷袭,马云1月29日在其个人“来往”账户上称,“几乎一夜之间,各界都认为支付宝体系会被微信红包全面超越。体验和产品是如何如何地好。尽情地激发着各种未来的畅想以及阿里如何地担心睡不着觉。”马云还表示:“确实厉害!此次‘珍珠港偷袭’计划和执行完美。幸好春节很快过去,后面的日子还很长,但确实让我们教训深刻。”